第三十二章 说书(1/2)
就在两包辣条和邓贤等人从客栈开始探索整个渑池县城的时候,崤山之上,李玉成骑着马带着属下便从术士高塔回到了厢军驻地之中。
一下马,李玉成就对身边的士卒下达了命令道:“传我命令给都虞侯,让所有兵马使、指挥立刻整合队伍,全体士卒在我军帐前集合,我有事情要宣布。”
虽然不知道都指挥使为什么要集合队伍,但是传令兵还是立马下达了命令,莫约一刻钟之后,厢军的军汉列着闲散的队伍汇聚在了李玉成的军帐前。
此时这里已经不再是两百人,在李玉成让士卒传出去驻守崤山的丰厚待遇之后,这里的人数快速地扩大到了三百五十余人。
士卒为什么要当兵,还不是为了军饷,他们这些河南府的厢军又不在前线,没有战功封妻荫子,每天被呼来喝去,不就是为了钱吗?
既然驻守崤山有丰厚的饷银,那么这些厢军也不介意崤山之上的恶劣环境了,挣钱嘛,不磕颤。
这个世道挣钱没有不辛苦的。
李玉成也知道这些**为什么会来到崤山之上受罪,所以他直接开门见山地道:
“最初我来崤山驻守的时候,总计带了五个营,除去吃空饷的,一共是二百人,而现在崤山之上驻守厢军实际人数已经超过了350人。
诸位为什么来崤山驻守,不外乎为了锦衣卫钦差大人效力,搏那锦绣前途和白花花的赏银罢了,所以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锦衣卫大人需要一群厢军运送货物,从崤山之上运到渑池县,每个月四贯,凡是报名的,先发一贯定钱。
我不勉强各位,有意的来都虞侯这里报名,领取定钱,我们明早会上山开始运送货物,无意的直接散去就好。”
李玉成此话一出,听得那些厢军**一喜,立马就有人开口问道:“可真的是先发一贯定钱?”
一贯钱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河南府境内一人一月挣不到一贯钱的比比皆是,即便是他们这些厢军饷银也不过一月半贯钱罢了。
再加上克扣,厢军实际上能够拿到了饷银一年估计也就四五贯钱。
而现在只是帮锦衣卫大人办事,一个月就有四贯钱,这几乎是厢军士卒无法拒绝的价格,那位锦衣卫大人给的太多了。
李玉成闻言拍了拍身后战马身上驮着的包袱,包袱发出清脆的铜钱响声,随即他转头看向众人道:
“定钱我已经在这里准备好了,只要报名就能够拿到,就看你们拿不拿了,不过丑话我要说在前头,锦衣卫大人事情如果谁敢拿了钱不办事,断了兄弟们以后的前途和财路,别怪我不讲情面。”
“都指挥使尽管放心,只要钱到位,我等绝对不会有丝毫懈怠。”
“是啊,锦衣卫大人可比朝廷大气多了,他老人家既然付够了钱,那么我们当然不能够让他老人家吃亏,你说是吧,兄弟们?”
“这是自然,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是匪盗都懂的道理,我等厢军岂能不懂?再说锦衣卫大人的事情谁敢怠慢?”
厢军之中众人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直到李玉成挥手示意安静,众人才缓缓安静下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放心了,都虞侯何在?”李玉成高声道。
他身边的都虞侯王冲立马站了出来道:“下官在。”
“摆桌案,开始登记参与人的姓名,今天下午必须弄完,明早我就要带人上山运货。”李玉成吩咐道。
对此都虞侯王冲立马安排了起来,在士兵聚集之前,他就已经拿到了李玉成发给他的十贯钱定钱,每个指挥也有五贯钱,而且扬言事成之后还有四十贯,他对这件事自然上心。
随着李玉成一声令下,所有的士卒立马排起来了队伍开始了报名。
黄毅也排在队伍之中,他本是江湖世家,却在他的父亲那一辈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家中也仅仅只剩下一座宅子。
黄毅中过地,干过买卖,但是都没有大的起色,最终年近三十的他选择了从军,成了河南府厢军的一员,可是他没有想到当了厢军也是饱一顿饥一顿。
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不说,连一个媳妇都没有讨到,黄毅自己都感觉自己失败极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关于崤山厢军发饷银的事情,于是他就来了,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带什么希望。
毕竟大梁国军饷是什么模样大家都知道,只要没有发到手里,那么就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奇失踪,可以是被强盗抢了,可以是被上官贪了,可以是丢失了,也可以是朝廷没钱了。
可是黄毅没有想到的是他来第一天还没有做什么事情,他就拿到了一贯钱的定钱。
拿着手里的钱,黄毅嘴角难得的咧了起来,他脑海之中想到了很多事情,他可以买一绢布匹来给家里人换一身衣裳了,也可以还了客栈欠的酒钱了,甚至他可以修缮一下宅子了。
不过最终这化为了最后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好好为锦衣卫大人效力,这年头这种上司不好找了。
“怎么样,哥哥没有骗你吧?跟着锦衣卫大人那是吃香喝辣的,比跟着其他人那可痛快太多了,尽管需要在山上喂蚊子,但是一个月四贯钱,喂蚊子又如何呢?”
黄毅身边的李大头拍着黄毅的肩膀道:“听哥哥说,好好办事,锦衣卫大人少不了赏赐,我甚至听说锦衣卫大人有将我们全部收入锦衣卫的想法,一旦真的成为锦衣卫,那么跟着大人未必不能飞黄腾达。”
“哥哥说的是,这次还要多谢谢哥哥。”黄毅老老实实地道,只是手不停摸着怀里的定钱。
虽然早就知道厢军要做的是卖命的事情,但是他还是第一次卖命的如此主动。
黄毅感觉自己就像是遇到了伯乐的千里马。
………
渑池县,悦来客栈,此时说书人正坐在大堂中间,周围桌案之上汉子多半面色不善,甚至有的人手臂上还刺着刺青,刀剑更是丝毫不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