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焦虑的周娥皇(1/2)
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退下去的速度之快,彷佛他们没有站出来一样。
什么慕容延钊,什么张霭,没有一人再说了。
在他们这群文臣眼中,这便宜是占大了。
五代时期,中原制度承传,刺史之位默认以武臣担任。
而今文臣能够从武臣手中取回担任刺史的权利,还管慕容延钊、张霭什么事情。
见好就收,才是王道。
纠缠下去,只会激怒罗幼度这个皇帝,从而重用武臣。
武臣见文官不纠结慕容延钊的问题,还解决了他们读公文的烦恼,也如打了胜仗一般。
至于刺史不刺史的,一方面跟他们京官没有关系。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的武臣对于民生治理方面毫无兴趣,大多人都如慕容延钊一样,挂个头衔将权力丢给地方长史,让他们自由发挥。
这地方长史,干得好还好,干得不好,有些时候还得背锅。
他们这些在京武臣,对刺史的位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这也是罗幼度最想见的效果。
这只许武臣担任刺史,与文臣在公文上的炫技,是这个奇葩时代文武相互依存的弊政之一。
武臣通过手上的兵掌握权力,而文臣以深奥的文字,证明自己的价值。
导致了武臣离开了文臣看不懂公文,而文臣离开了武臣,又没有饭吃。
张霭写了那么一大通,未尝没有让慕容延钊知难而退的心思,不愿慕容延钊来抢他的功绩。
只是估错了形势,慕容延钊会动手揍他。
罗幼度一直认为,专攻有素,以文臣治理天下,武臣开疆扩土,保境安民才是正途。
一味地重文轻武,或是重武轻文都会造成瘸腿偏科的情况。
文武并重,才是王道。
不少人已经看出来了,罗幼度就是借题发挥,打算利用此事,一箭双凋,将担任刺史的权力分一部分给文臣。同时,改革行政公文炫技不务实的弊端。
这两者之间,任一单独提出来,都会受到抵制。
而今借用慕容延钊这一突发事件,混于一处。
利用文武之间相互制衡得利,却是轻易解决了。
“退朝!”
罗幼度心满意足地宣布结束今天的会议,对于慕容延钊的惩处并未于庙堂上宣布,而是交给了军方处理。
接下来只要在科举殿试时,以实务简约策问答桉为入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的第一标准,便能一步步将读书的门槛变低。
他并非排斥古文,反而觉得古文很美,王勃的《滕王阁序》,跪着读都不为过。
番茄
但从实务出发,白话文更加有利于发展推广。
下朝之后,罗幼度一如既往地在延和殿处理今日的奏章。
诸事都上了正轨,他每日收到的奏章比之以往少了许多。
罗幼度自己也是熟能生巧,效率越来越高。
“陛下,殿外张美求见!”
“宣!”
三司使张美是他叫来的,目的是询问粮草的情况。
“朕欲西征凉陇之地,收复汉唐故土。爱卿估算一下,今年收成,能够支撑多久!”
张美惊讶道:“是西征?”
“不错!”罗幼度道:“南征是疑兵之计,西征才是主要目的。”
张美低头思量了一会儿,问道:“陛下打算出兵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