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韩信墓(1/2)
天色还未放明的时候,叶知秋正站在韩信墓前感慨万千。
韩信墓位于西安城以东灞桥,史籍中记载在古长安城城东三十里处,民间传言这里只是埋葬着淮阴侯韩信的身躯。
当年韩信是大汉开国功臣,其军事才能举世无双,平生未尝一败,汉高祖刘邦评价他为“战必胜,攻必取”,拜为大将军,灭秦破楚,开创了大汉王朝。
可惜他功劳太大,名气太响,所谓功高震主,刘邦登基后先将他的齐王改封楚王,削弱其势力,后来更是借口有谋反之举,直接降为淮阴侯。
但是他的才华和名气依旧遭人嫉恨,因为害怕他在刘邦死后谋反,在汉高祖十一年,借高祖远征之际,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在钟室之中以谋反罪名将韩信斩杀。
吕后斩杀韩信之后,派人将他的首级送去见汉高祖刘邦,适逢刘邦班师回军,正至山西境内,见韩信首级大哭,乃就地埋葬。
故而山西有一座韩信墓,乃是埋葬着他的首级,而西安灞桥的这座韩信墓,仅仅是埋葬着他的身躯而已。
在他的墓前有一所小庙,不过香火稀少,年久失修,已经接近倒塌了。不过依稀可见堂前挂着两块木牌上刻着褪色的对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一知己”当然指的就是韩信的好友,汉丞相萧何。当初韩信在项羽帐下不被重用,后来投奔刘邦依旧不得赏识,于是想要别投他处。是萧何看出他的绝世之才,月夜追韩信,劝回了他,并向刘邦力荐,拜他为将,才有了后来的不世之功。
但是正是这个萧何在后来利用了他的信任将他骗进了长乐宫中,致使他身首异处。这才是“生死一知己”。
而下联的“两妇人”前一个指的是在韩信落魄之时,一个在河边洗衣的漂母把自己的饭菜赠与他吃,他才不致于饿死。
后一个自然指的就是心狠手辣,设计在长乐宫钟室中斩杀韩信的吕后了。真正是“存亡两妇人”。
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而小庙之后就是韩信的墓,这是一座五丈见方的奇形古冢,两侧有四棵千年古柏覆盖其上,状似云盖,好一派帝王气象!
在墓旁有几块石碑,年代已久远,不过却题刻满了历代文人骚客前来吊唁拜祭留下的墨宝。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当然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了:
将略兵机命世雄,
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
每一寻思怕立功。
叶知秋此刻站在石碑之前,低声反复吟诵着这首诗,心里涌动着一股悲凉的感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也许是所有为人臣子的最终下场,强如韩信,纵然有通天之才,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回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殚精竭虑几十年,为了皇上谋划他的大计,如今这个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自己还有用武之地。
可是一但这个计划成功了之后呢?自己会不会落得和韩信同样的下场?哦不,也许比他还要更为悲惨?
他心中的悲凉之意更甚,在这初夏的清晨,他却分明感觉到了一股深秋的寒意,直透骨髓,令他寒毛直立。
就在这时,叶知秋感觉到了身后的一丝动静,他猛地霍然回身,就看见了一个人慢慢地向他
走了过来。
这个人全身黑色长衫,黑色长发长须,整个人都好像罩在一股黑色的雾气之中似的,他的腰畔却挂着一把黑色的刀,黑得发亮。
魔刀,魔五楼!
叶知秋看见他并不吃惊,看来他这么早出现在这里,一定是两人事先约好了的。
他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对魔五楼说道:“师兄,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见面呢?”
魔五楼面无表情,径直走到叶知秋身旁,低头看着他刚才一直盯着的石碑,冷冷地说道:“为什么来这里,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
叶知秋有些不解地看着师兄,就听他轻轻地在念:“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叶知秋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看来魔五楼早就已经来了,不过一直躲在暗处在观察着自己,否则,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刚才一直在对着这几句诗触景生情?
同时,他忽然也明白了魔五楼之所以刻意约自己来此见面的原因了,他是想要借韩信的故事劝诫自己,不要太过愚忠,步上韩信的后尘。
他的心中不禁苦笑了一下,师兄毕竟还是那个师兄,武功再高,还是那么天真,事到如今,自己早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就如同浪花上的泡沫,只能跟随着浪头奋不顾身地冲向岸边,哪里还能有别的选择?
看他良久不语,魔五楼还是忍不住问道:“既然是你想要和我见面,此刻总该告诉我是为了什么吧?”
叶知秋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师兄之前突然销声匿迹了一年多,做师弟的放心不下,所以才来问候一下师兄。”
魔五楼连头都没抬一下,冷冷地说道:“你是怕我出了什么事,会破坏到你的大计划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