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砍树(1/2)

泉州城池城墙始建于唐久视年间,城郭建造遵循的是唐子罗之制,也就是大城之中有小城,而小城就谓之为“子城”。

泉州城池城墙自唐久视年间开始修建,一直到今,宋崇年二年,期间是断断续续的修建城郭。

泉州城池城墙也由单城墙修建成为了三套城墙,也就是形成了衙城、子城、罗城。

泉州城池城墙是由夯土筑成,高两丈许,虽比不上京师开封府之巍峨雄伟的城墙,京师开封府城墙高达四丈至六丈不等,但在东南沿海的城池之中,还算是较为坚固高大的,就连路级衙门的治所,福州也是比不上泉州的。

泉州地势较低且多雨水,因此泉州子城及罗城之外种植了许多刺桐树,用以巩固夯土城基、改善土质、防止沙土流失等等。

因此泉州又被称作“刺桐城”。

“驭下之道,在于恩威并施。”李三坚站在泉州城池城门楼之上对手下诸官说道:“一味的威行只会使下惧之,只能图一时,而非长久之计,你手下之人因为恐惧而惧怕于你,因为惧怕而痛恨你,恨就导致手下之人恨不得你早些去死,如此如何能够长久,如何使人真正的敬服?”

“哈哈哈哈!”李三坚风趣又直白的话,使得众官不由得笑了起来。

不过李三坚是话糙理不糙,手下之人或治下百姓因而恐惧而产生恨,恨不得你立即死去,那么今后他们但凡有一丝机会,定会将你生吞活剥了。。。

“笑什么笑?”李三坚翻了个白眼后接着说道:“汝辈皆朝廷官员也,皆是有手下的有或治下百姓的,因此尔等当记住本官今日的话,恩威兼施,赏善罚恶,以德为先,方为驭下之道。”

“李知州良言,下官等谨记。”泉州州衙判官周方寍、泉州黑旗军指挥使姚舆、州衙书吏李纲等人一**头道。

一旁的石头也是在心中默念李三坚之言。

李三坚点点头,双手扶着城墙墙垛,看着城门之外说道:“本官判百余贼寇斩刑,是为立威,也是无奈之举。泉州贼患为时久矣,且贼寇猖獗,百姓苦于海贼剽掠、袭扰亦是久矣。本官因此不得不为此举,震慑群寇,但本官并非如俗人传言,乃是个嗜杀之人。若东海群贼能够幡然醒悟,缴械投诚,归于王道,本官定会从轻发落,绝不会滥杀、妄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周方寍闻言微微摇头道:“贼就是贼,狗是改不了吃屎的。。。东海群寇能够自发的。。。幡然醒悟,他就不是贼了,我大宋海疆也就安宁了。”

李三坚闻言看了一眼周方寍点头叹道:“周判官说的是,希望贼寇们能够幡然醒悟,不过是本官一厢情愿罢了,不到山穷水尽之时,贼子们是不会束手就擒的。因此目前泉州当务之急,仍是剿贼,为报陛下圣恩,为我大宋计,也必须剿灭东海之贼寇。而剿贼之要乃是安民,民不从贼,安能有贼?或者可以如此说,贼如鱼,而民如水,无水之鱼,能够蹦跶几时?”

“师叔说的是。。。”姚舆点头道。

姚舆比李三坚稍长几岁,但自从李三坚上书朝廷、为师鸣冤之后,已经在心中心甘情愿的将李三坚视作自己的师叔了,不光是停留在口头上了。。。

此时此刻,无论从哪个方面,姚舆对李三坚已然是心服口服了。

李三坚看了一身戎装的姚舆一眼,又按了按墙垛,看着城门之外,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可一时半会的,却又说不出来。

“此时非刺桐花期。。。”州衙节度掌书记伍从铭以为李三坚在欣赏城外刺桐风景,于是说道:“至刺桐花期,树冠之上将缀满红花,远望似火,是为红红火火、富贵吉祥。。。。。”

“等等。。。。。”李三坚闻言忽然打断伍从铭的化后说道:“刺桐。。。刺桐树?”

李三坚随后指着城门之前一排又一排、密密麻麻的刺桐树,对众人说道:“景色不错,可你们想过没有?若是有敌前来攻城,这片刺桐树岂不是成了敌隐蔽之处?非但如此,敌还可砍树制梯、制军械,甚至砍树堆于城下,行烧城之举,到了那时,我等又当如何?”

“李知州多虑了。。。”周方寍闻言摇头道:“我泉州城百余年未有敌来袭,此时哪里会有敌来攻城啊?东海贼寇吗?东海贼寇只是海上称雄,哪里有胆量前来攻取泉州城池?”

“周判官说的在理。”李纲也开口说道:“海贼都不敢攻打县城,哪里有胆量攻打泉州城池嘛?大兄。。。李知州是否真的是多虑了?”

众人闻言一**了点头,均是觉得李三坚有些多虑了,除了姚舆与章阚。

姚舆与章阚均为武官,因此李三坚提及此事,不由得引起了二人的警觉。

“小将倒是觉得师。。。李知州言之有理。”于是姚舆开口道:“若我是海贼,偏偏就要打你个措手不及,打你个猝不及防。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若海贼真若倾巢而来,城门外的这片树林岂不是助了贼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