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岁末(1/2)
十一月,虎爪山林场正式成立,新民镇的民兵全部划了过去,成立了两百多人的护林队。还分了一百匹战马用以巡逻。虽然配备了望远镜,但是枪支还是汉阳造。
因为这些民兵都是集体农庄的人。所以连带着他们的家属和孩子也搬了过去。在哪里种植原有的一些土地。这些土地是土匪们开垦出来的。又抽调了一些木匠过去,成立了一只林业管理队,主要是伐木和制作家具。不过不准成片砍伐,家具的产量不得超过居民的需求,不对外销售。
张春的回答很简单,保护区就是保护区,这些资源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何况那里也是军队演习场所。
新民镇减少了瓷器的产量,市场上多了一些漂亮的木碗和木制的餐具。瓷器和砖窑对于土地的破坏很严重。现在有了水泥厂和发电厂、冶炼厂的矿渣、粉煤灰,可以制造水泥砖。张春就下调了窑厂的规模,以烧瓷器为主,对瓷器质量要求也很高。另一方面,军事工程院正在研究陶瓷的特性,想运用到发动机的一些部件上。
因为新民镇的这些动作,集体农庄有了一些劳动力缺额,也在吸收从白马过来的家庭。
王家集的沼气池建起来了,并通上了气。富户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们不用下厨房干活,不用上山砍柴。他们看中的是农家肥。只是他们的建设速度太慢了。郭华派去的技术员就开始了刘杰当初预料的宣传,很受雇工和佃户们欢迎。
既然王家有了沼气池,其他的家族自然也要。
郭华总算在张春的告诫下,没有走多远,只在沿河的几个村子建设和安装。郭华印刷了沼气池的建设说明书。沼气技术就扩散出去了。每天都有人来云龙镇购买钢材水泥和各种必需的零件和材料。
郭华向雁门口和仙女订货,高价卖出,给雁门口和仙女分红,小手腕耍的十分老练。
当然其中也有曾思敏的支招。
从十月棉花开秤,纺织厂就开始收购棉花。曾思敏给棉纺厂贷款,自然要收利息的,不过利息很低。
棉纺厂开始全力生产,一船船新民版的中山式便服和经过改良后的学生装、工装运到汉口,掀起了一股新民风。
蔡元培就从纺织厂参与设计的女孩子中抽调了一些人,准备组成美术系。
油脂厂的生产要早一些。
白马在经过了多次“剿匪”战斗后才算安定,这是张霖越强行没收土地的后果。一直被前往调研的学生们诟病。不过好处不是没有,那就是大量外地的穷人逃往白马,把这里的土地全部给分完了。人口数直接膨胀到了五万多人。比合并后的新民镇的人口还多。
由于张春不允许随意开垦山地,张霖越就开始在云岭的几个矮丘上组建油茶种植场。如果不是林业所的人阻止,云岭半边都会是他种植的油茶。
可惜的是,张春只允许他进行粗制茶油的加工,然后利用副产品给弹药所提供原材料。粗制茶油运到新民油脂厂进行精炼后出售。郭华除了赚加工费,还得到了日用化工厂的原材料。
由于林业所的干涉,油茶种植场还种植漆树、油桐。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才让白马的经济林不至于太单一,面积也得到了控制。同时,在云岭成立了四个林业站。专门管理和保护那里破坏严重的森林,顺便也解决部分不断涌入的人口。
白马向北,正是安陆府的人口稠密区,如果不控制,包括新民镇和仙女镇在内,都接收不了这么多。事实上两个镇也在缓慢消化白马的人口。仙女周边已经开始出现老百姓自发汇聚起来的村庄,包括县城周边的匪患都已经平息,山民们正在缓慢向仙女周边聚集。能够活命,有强有力的保护,何苦当山贼呢?
只是仙女的扩张缓慢得多,也有大量的山地容纳山民。白马的张霖越就只能制定限制的措施,他除了云岭,没有多少地盘,除非他打下旧口和曹武。白马的学校学生已经满了,教师也严重短缺。刚进来的这些人太穷,白马镇的财政补贴不起学生的吃穿用度。张霖越建完初级油脂厂后,就无力再进一步。白马只能停在一个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地位。
好在三个镇加起来地方也不大。总体来看,还算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