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一)(1/2)
第九十四章(一)
事实总是胜于于雄辩。农民只要收入增加了,就会心满意足,就会忘记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遭遇,甚至还有点毫无原则的赞扬感激。
大丰村忽然发现种植苎麻比水稻要多增加好几成收入时,就开始喜笑颜开,“种苎麻多好,成本又低,用工又少,一亩顶水稻两亩多的收入呢。”“还搭帮吴支书啵,莫看那人爱行蛮,行蛮也有行蛮的好处,不要你会把水田全改了旱土啊?”“嘿嘿,那是搭帮吴支书了。我的难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地太低洼了,我一屋人硬是花了好几个工,隔起两、三里路挑土抬田,要换了你,只怕没这么勤快吧?”“哈哈,有根棍子在屁股后面赶,再懒也勤快了。”
苎麻行情的火暴让农民们措手不及,都嘀咕明年管他什么政府计划不计划,全种苎麻了。有精明点家庭情况稍好的农民开始了囤积,想卖个更好的价钱。大丰村的农民着急了,他们地少嘛,就把眼睛都瞄上了大片的丘陵。
这些横亘在村里的小山包是红土地质,土质松散,原来搞大炼钢铁,把山上的树木砍伐一空,严重破坏了植被,到了雨季,红土便随着雨水肆意,雨大了还造成大面积的滑坡。后来经过整治,十几年后才遏制住水土的流失。如今山包上郁郁葱葱,也给大丰村的农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柴火,连小山包旁边都没人随意开荒种菜,就是怕再破坏了山上的植被。
其实不光村民想,村委会也在打主意,山包下延伸地带算算至少也开垦地出两百亩,如果承包出去,村里也会有更多的收入。吴国平虽然蛮横,可也知道他这小小的权力是谁给的,就找杨陆顺讨教。
杨陆顺早就搬了套铺盖住到了大丰村,基本包村干部稍远点的都在村里吃住,一来乡里有规定,二来农村乡里路不好走,天晴还好,一下雨就只能步行。何况杨陆顺也不愿意在小事上招人闲话。杨陆顺明白谢书记是想叫他搞活大丰,唯一的出路就是看怎么样把这些丘陵地带合理利用起来。
杨陆顺花了不少时间看了几个山包,上面的树木基本都是些没经济用途的杨树、槐树、苦楝子树等等,夹杂着低矮的灌木草丛。看来除了种植经济型果树外,也没其他好的方法。这不吴国平来讨教,说是山包下面地势稍缓的地方可不可以开荒?杨陆顺考虑再三认为不妥:“吴支书,那山坡子下的地实在太贫瘠,而且一到雨季就要受山上的雨水冲刷,没什么有效的办法能制止泥土不被雨水冲走。苎麻对土壤要求不高,可没土它也长不起来不是。我再不乐观地说,苎麻这东西又能火上多久呢?三、五年?如果以后跌价了,大家都不种了,那开出的荒地岂不成了个祸害?”
吴国平抓着头发想了会说:“杨党委,那你的意思就看着那么多地不用啊?我看还是先种上了再说,实在不行了,我就带村民又把草种起来!”
杨陆顺说:“吴支书,我们还是靠山吃山。我到县林业局咨询了,现在有一种叫水杉的树,很走俏,容易出苗也好栽培,是有名的速生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春江就有现成的技术和种子;还有子江地区培育出了无核蜜桔,也是个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品种,我看都适合这山丘种植。”
吴国平来了劲:“真的啊?呵呵,还是你这读书人有路子,这才几天就想出了两个好办法。那到底是种水杉得现快、还是种蜜桔快呢?”
杨陆顺说:“种水杉要两年才得现,蜜桔至少三年以后了。”
吴国平立马蔫了:“啊,都要几年时间啊?那哪等得及哟。还是种苎麻来得快,今年种今年就得现。杨党委,我们一起找谢书记拿个定,要得不?”
杨陆顺见这吴国平难得不行蛮,也知道谢书记至少要比这半文盲要通理,就答应了,两人到了政府,把原委一说。
谢书记就知道杨陆顺有点子,暗暗高兴,可不露声色地问:“杨陆顺,你觉得两下齐动手,怎么样?”
杨陆顺就知道谢书记也是急近功利之辈,本想默认了,可心里还抱着点点希望说:“谢书记,那些山坡最好还是不开垦,难得长满了植被,固定了泥土。万一破坏了,要再恢复,又得好几年的工夫,怕是得不偿失哩。”
谢书记微笑着说:“那些地开垦出来,既缓解了大丰用地紧张,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我看可行。至于以后恢复的问题我看这样,哪家开垦地就归哪家负责恢复好了,吴国平,那些新开垦的土地,要额外收取一笔钱入村里的帐,就当是押金,以后恢复得好了,再退还村民。”
这办法不能不说两全其美了,杨陆顺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理由,吴国平谄媚地说:“还是谢书记高明啊,我跟杨党委想了好多办法,硬没你谢书记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来得快、来得好啊!”这与杨陆顺的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谢书记笑咪咪地听完马屁话,才说:“至于山丘上到底是种植果树还是种水杉,那就你们商量着定。定好后需要政策、资金再来找我。”
吴国平欢天喜地地骑着单车,心里在算计如何分配那些坡子地,杨陆顺则准备再去县林业局打听下具体细节。
在村委会上,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如何分配坡子地,根本没心思去想杨陆顺提出的山丘改造计划,更就没去考虑坡子地到了雨季怎么保土。可地只有两百亩,村里有三百二十七户人家,怎么分就成了个大问题,总不能平均分配吧,最后吴国平把桌子一拍说:“坡子地只有两百亩,干脆抓阄决定,只分一百户人家,一户两亩。其他户子就配合杨党委搞山丘改造,如果不愿意搞集体,村里就把山丘承包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