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乌兰巴托(1/2)

乌兰巴托以前叫作库伦。***立之后才改的名字,就跟韩国人把汉城改成了首尔市一个道理。

全文字小说-

乌兰巴托建在群山之间的丘陵地上,主要街道的建筑有很浓的俄罗斯味,很雅致,一般三到五层的样子,全城建筑最高的也只有十几层。市中心有很气派的大广场,商业区有一个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模一样的商场,连楼梯扶手用的石材都是一样的,据说用的是同一张图纸。

全文字小说-

乌兰巴托新的居民生活区正在崛起,相比之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很像中国同时期建的五六层的楼房,再早些年代的的建筑虽然很陈旧,但是仔细看都很考究,还有大量低矮的房屋建在坡地上,中间夹着不少蒙古包。

全文字小说-

稍出市区,大片大片的山地草场顿时扑面而来,草不高,牲畜自由啃食,蒙古国的牧业基本处于自然放牧状态,一到周末,草原上景色好的地方常有有城里人开车出来游玩。

全文字小说-

相对于首都的八十万人口来说。乌兰巴托的汽车还是相当多的,大街上跑的全部是外国车,韩国二手车最多。

全文字小说-

因为蒙古国基本没有自已的制造业,经济上的三大支柱分别是采矿业、农牧业、和零售业。由于人少,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里的住房使用大量木材,树木随便砍伐。

全文字小说-

下雨虽少但是城市不缺水,几条河流的水又多又清。蒙古国人盖房子用地除了在市中心,基本不受限制,很容易得到政府批准。

全文字小说-

乌兰巴托是一个纬度和海拔都比较高的首都,又处内陆深处,因此冬天漫长,但是它的夏天却凉爽迷人,白天很长,晚上九点多时,天还亮着。只不过乌兰巴托的商场关门较早,百货大楼晚上八点就下班了。

全文字小说-

对于蒙古国人的生活水平很难下一个结论,蒙古国公务员的平均月工资大约四十美元,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七十美元,但是大家的实际生活好像比这个数字反映的要好些。

全文字小说-

据大使馆的人讲,这个数据可能是蒙古人自己给搞的偏低了,目的就是为了多从西方国家要点儿经济援助,事实上蒙古国人自己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几年好多了。

全文字小说-

“蒙古国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出过国的人很多,普遍见多识广。在牧区,我们参观过一个牧民家庭,除了老两口。还有四个女儿,其中两个在国外,蒙古包的墙上挂满了女儿们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使馆的工作人员对范无病说道,“乌兰巴托人的生活习惯受俄国的影响很大,食品结构虽然还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都是西式的。”

全文字小说-

范无病他们在街上溜达着,虽然没有遇到乞丐,但是旅游点卖小商品的儿童很多,有的缠着追着客人要求购买,撵都撵不走,就跟在国内的一些旅游区一样。

全文字小说-

“这就是乌兰巴托市里面最大的商场?!”范无病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全文字小说-

虽然说早就对蒙古国的民生不抱什么奢望,但是看到这座乌兰巴托最大的商场的时候,范无病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儿out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全文字小说-

眼前的这座建筑物,虽然看上去挺大的,也比较结实,外面的装修也是大理石贴面,但是怎么看都像是五十年代的仿照苏联式的建筑物风格,当初自己在平原厂的厂区里面是经常见到的。后来磐石市搞大规模的拆迁,这些陈旧的建筑早就告别了这个时代,成为一段儿老照片上的历史了。

全文字小说-

“没错儿,这就是乌兰巴托市里面的最大商场,也是我国在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对蒙古国援建的第一批大型建筑物之一。”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向范无病解释道。

全文字小说-

在五十年代,新中国先后两次派遣援蒙人员两万多人,在他们的帮助下,蒙古的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贯穿蒙古各地,很多蒙古急需发展的经济项目都是在中国工人的帮助下完成的。

全文字小说-

但是中苏交恶之后,蒙古立刻义无反顾地站到了苏联一边儿,掉过头来对付中国。

全文字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