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90 凋零的黄昏(1/2)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马克思
轮椅上的苏澈不复当年意气风发,也没有在国家法庭上代表小众思维陈词慷慨的风度翩翩了。如今的他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弱者,整个身体都缩成一团,躲在轮椅上,显得那么无助。
游格格没想到才过去了三十年,苏澈就衰老成这个样子。
“我以为得等我入土为安了,你才会来见我,现在还活着的时候就能再见到你,我觉得很知足了。”苏澈说话的声音很小,气息也很短。
游格格有些担心今天的会面会成为这个男人最后的风采。
她便问道:“你的身体,还支撑得住吗?”
苏澈看了看房间外那一片漆黑道:“如果你指的是这漫漫长夜,那我恐怕是等不到太阳再度升起的时候了,但你要是担心我突然就这么死了,那大可不必,别看我这样,我其实今天的状态还算是很好的。”
游格格点点头,放下心来。
“你来这里,是想问问我,关于先生的事情的吧?”苏澈问游格格道。
游格格默然,过了一会才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基本上外头的事情都只是仰仗着我还活着,规规矩矩的在按部就班的开展着,可自从我上一次休眠后,事情便开始向着我难以掌控的局面恶化下去了……关于这些,你应该比我清楚吧?”
苏澈懂了,游格格这次来找他兴师问罪还在其次,关键是她不想让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国家、社会、个人,知识、意识形态、科学发展……这些统统都是题外话……你要明白,他们仰仗你活着只是给彼此一个约束力,而一旦这些约束力消失了,自然而然的,就会生出祸端。”苏澈说着说着突然咳嗽起来,他咳的很厉害,几乎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咳嗽,整个肺部似乎都在颤抖。
游格格微微皱眉,很快医生和护士来了。
不过苏澈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们要带走自己去检查身体的举动。
“你们……不要这么紧张,我的身体我清楚,你让我把话说完,不要一惊一乍的。”苏澈很不高兴。
肩负职责的医生和护士面露难色,但也不好违抗苏澈的命令,最终又悄悄的退出了房间。
游格格一直默默的看着。
想想一个多世纪前,时常生病的那个人是她。
当时国安处才建立不久,所以底下的人都很担心游格格突然就死了……于是为了让他们安心,游格格干脆就把自己的身份从一个建立者上退下来,变成了一个隐居不出的作家,这样会相对让那些人安定许多。
“还是那件事留下的毛病吗?”游格格问。
苏澈苦笑一声,摆了摆手,大概是不想提起过去,他继续说道:“以前,那些当权者习惯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专心搞一些形式的,没有意义的东西来图个心理安慰……现在,这些人不搞形式的了,因为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去敷衍谁了,大的方向已经固定,时代的问题已经到了即将集中迸发的时候……所以他们干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付诸实际的行动……清水加如是……苏家的人也一样……第一中轴那些身居高阁的掌权者更是一点不含糊……至于各国现实政体,他们其实也都明白,社会的权力架构正在失去其本有的意义,这个时代因为数据主义而价值骤减的远不止个人,各有政府本身……所以我想就算你没有休眠,他们也还是会做这些事情,但目的方向是统一的,这是我们半个世纪前就确定过的,都是为了全人类,当然也就是为了他们自己。”
游格格默默的听完,心中大体有了概念。
“至于为什么现在集中到这个大背景下集中爆发,呵呵……这就好比弯道超车,机会来了,错过了就基本定了胜负,所以大家都急切的抓住了机会……放在个体身上,这事惨无人道,灭绝人性,比法西斯之流黑暗百倍千倍,可放在整体身上,黑暗中的生存法则就是要足够直接,足够残酷……资源是有限的,必然要整合,生命是无价的,却需要世界和平作为大前提……所以,与其因为他们的‘恶行’歇斯底里,倒不如好好的思考如何在这混沌的时代活下去……无关体面与否,只要能活着,整个文明能牺牲的,个人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苏澈的话里满满的都是冰冷的现实。
大概意思就是“烽火议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拯救所有人。
所以,利用几个月的时间短暂建立起的新秩序出现混乱,乃至彻底失去约束力这本身没什么好意外的。
各大避难所之间或许一开始因为纽带连接还会想着彼此照应取暖共克难关,但随着灾难的持续,人性会逐渐被磨削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不也还是最基本的兽性吗?
关于这些,游格格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晰的。
她等到苏澈絮絮叨叨的说完后,整理了一下思路问道:“我看了山海号被毁的报告,内容存在明显的掩饰成分,这是你的授意还是他们的手笔?”
苏澈看了眼游格格后轻声道:“报告是星瀚国际那边出的,调查组的人员由空间站的各方投资者委派组成,所以单纯说是某一方动了手脚……这不太可能。”
游格格闻言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这不是某一方的阴谋,而是达成共识的合议结果。
“后续派出沈一诺、闫思辰和褚晓明前往深空执行‘回收’计划是谁的授意?”游格格的问题比较干脆利落。
苏澈想了想之后达到:“星瀚(星瀚国际航空航天局)那边的事物从灾难发生之后就由第一中轴统一接管了,商君骁是主要负责人,不过具体项目是由另外三个团队统一负责的,这里头我熟悉的只有梁丘贺的团队,他小组里有个姑娘叫薛佳念,那丫头是我放在第一中轴里的棋子。”
“梁丘贺?就是那个当年和鸠山由纪夫一起研究‘拟态结晶’项目的梁丘贺?”游格格诧异道。
“嗯,不过这个人我调查过了,是值得信赖的,而且他进了第一中轴特殊部门后一直在尝试推进‘拟态结晶’项目,试图从这个项目中撕出一个缺口来帮助人类走出困境。”苏澈提到梁丘贺的时候脸上不由自主的泛起笑容。
“但就目前看,‘拟态结晶’课题已经和当年的‘因子’一样搁浅了吧?”游格格对这种需要几代乃至几十代人倾注心血的科学研究一直不抱太多希望。
关于这一点,苏澈有共同认知。
科学研究一直是个很玄乎的东西。
未入行的人大都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就是量变最终可以得到质变的结果。
但入行前端科学研究后,很多科学研究人员就会发现那是一片迷雾地带,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作为支撑的理论和数据,他们只能摸索着前进,这时候的科研工作就像是在掷骰子,越是高深的研究,变量就越多,而想从这里找到规律并形成确定有效且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乃至现实成果,就需要看老天爷扔的骰子能不能凑出个豹子来了。
当年“因子”是个热门话题,它甚至一度遮盖了石墨烯、可控核聚变、第六代全球量子谐律通讯等技术突破的光芒,很多人都觉得它会将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甚至极有可能让人类社会整体水平直接跳过一级,进入二级智慧文明阶段。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因子”的确让无数科研人员魂牵梦萦,许多科学家也都投入了毕生精力去研究,但结果是……从“因子”被发现至今,它仍是这颗星球上人类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东西。没人能真正掌控它……
至于那些打着“因子”噱头的产品就和当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一个道理,反正公众的普遍认知水平有限,只要名字高深一些,谁管你是真是假呢?就算你做一期科普节目告诉大众“量子”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描述状态的最小计量标准,他们也依然会选择“量子茶杯”来保健,顺便给自己孩子报一个主打“量子阅读”的培训班,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胡来。
所以大多数时候,一些尖端的未必就是可靠的,更不能被视作希望加以过分期待。
就比如这个时代又冒出来的,号称可以拟化万物的“拟态结晶”。
这个项目的勾勒前景比“因子”还要夸张。
“因子”还只是说极有可能让人类的视野扩散到宇宙各处,让人类重新认识宇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