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三千里第6部分阅读(1/2)
兵立即过江,奔赴开城,如果确信日军已经逃走,火速派人来报。李如柏接令出营,率兵过江去了。
接着下令各营主将整顿粮草,拴束鞍马,准备开拨过江。到了下午申牌时分,李如柏的军使赶回平壤,报告说日军主力果然已经从开城逃走,明军追击残敌,斩首三百余级。明军轻易就攻占了开城,不禁让李如松大喜,立即派副将孙守廉率两千骑兵过江增援。
(注开城是朝鲜北方重镇,曾经长期作为朝鲜国首都,称为开京,一三九四年,李成桂才将都城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俗称王京。)
二十四日,李如松留下副帅张世爵率军七千镇守平壤,自己亲率明军主力两万一千人,朝鲜军八千二百人渡过大同江,抵达开城安营扎寨。
当晚李如松来到中军大帐,聚将议事,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看大伙都到齐了,笑道“怎么样,平壤这一战打垮了倭将小西行长部,听说日本国这次一共派出九路人马侵朝,也就是说,如果要光复朝鲜,咱们至少要打九次这样的胜仗才能做到啊,大伙有信心吗?”
“当然有信心了!”“是啊,倭贼已撤出王京,士气全失,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好时候!”“倭子早已胆寒,请大帅下令吧,马上进军王京!”李如松摆摆手,止住众将鼓噪,沉声道“诸位不可轻敌,虽然倭贼吃了败仗,但是并没有丧失全部主力,如果我们因此而轻视敌人的话,就很可能吃大亏,我昨天接到宋经略派人送来的急信,李参军,你给大伙念念吧。”
参军李应轼答应一声,从袖口里取出信笺念道“致备倭提督总兵官李如松将军,平壤大捷,可喜可贺,已奏请圣上,嘉奖上下,今闻我军南渡大同江,急欲直取王京,昌以为,前者平壤倭奴虽众,犹属一支,攻之宜急。今各路者总归王京,其势大合,且征伐道途千里,其为当慎视前犹甚。必须待我粮草军火器械并集充裕,然后进剿,方为万全。”
听李应轼读罢宋应昌手书,众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如松不动声色,任众将议论。杨元出列禀道“既是宋大人如此说,我军暂时驻开城歇兵待机也无不可。或者先派出哨骑侦知倭贼动静,然后再行定夺。”他话音刚落,查大受抢出来道“杨将军忒也小心了些,眼见倭兵望风披靡,若是不及时赶杀过去,怕是连倭兵的毛也抓不着了,大伙还怎么立功啊?”见他如此急切,祖承训,李宁等人也是点头附和,杨元只得说“一切但凭李帅作主,我这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查将军所言也有道理。”
旁边李如梅一直不说话,这时站出来道“虽然倭寇一路避战撤兵,但是也不排除诱兵深入的可能,杨将军的策略老成持重,依我之见,还是稳扎稳打的为好。”
“如梅,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李如柏插言道“俗话说,兵贵神速,倭贼自从侵入朝鲜境内,一路赢的顺手,谁想在平壤遇到我军后一败涂地,那里想的到诱敌深入这一招?这些个蛮夷还懂的中华兵法?我就不信!”
“二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兵法乃是约定俗成,只要倭兵中有智计非常之辈,就算不通中华兵法,所行暗合兵理也未尝可知啊。”
游击将军钱世祯也道“我军虽然是乘胜而来,但倭贼占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且群丑云极,其焰大张,不如暂且歇兵开城等待补给,同时派出疑兵四下布阵,再派人联络朝鲜义兵扰其后路,待倭贼恫疑畏惧时,咱们再重兵进击,当可取胜。”
李如松听着众人议论,沉吟片刻,问李应轼“如逢先生有何高见?”李应轼略思索了下,道“前次攻打平壤,倭兵虽败,但是从作战中可以看出,我军火铳射程不及倭铳,而且再次装填速度慢,倭兵铁炮射程远,射速快,炮手训练有素,比我们要强。还好我军大炮厉害,才占了上风,可是……”
“怎么?”李如松追问道。“可是,经过平壤激战,我军弹药消耗太多,大将军炮和虎蹲炮的炮弹已经所剩无几了,后方补给暂时还没有跟进,如果我军现在就进攻王京,需得把这个因素考虑一下。”李应轼道。
“嗯,有道理。”李如松捋须点头,环视众将,目露询问之意。杨元见状上前一步道“大帅,李参军说的不错,倭贼火铳厉害,我军全仗大炮对敌,如今弹药不济,若是贸然进军,恐怕难以成功。”
“不然,”查大受连连摇头道“末将认为虽然大将军炮和虎蹲炮不能投入战斗,可是咱们还有别的火器,像佛朗机快炮、火铳、轰天飞炮、明火箭等等,也不见得就输给倭寇,难道只因为没了大炮助阵,凭我数万虎狼之师,就不能够打仗了吗?”
听了查大受这番话,大多数将领都表示赞同,李如柏分析说“不错,倭兵火枪虽然厉害,但是需要布成笨拙凝重的枪阵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咱们的骑兵多,只要冲起来了,进行机动作战,一定能打败倭人的铁炮军阵。”
李如松赞许的看了他一眼,心想,二弟随我征战多年也算没有白费功夫,讲起战法来颇有大将之风,这番话正中敌我双方的利弊要害,敌军恃仗火枪凌利,可是如此一来机动性就差,我军骑兵众多,以快打慢,正是兵家要诀啊。
想到这里他一摆手止住众人议论,站起身“方才大家所言都有道理,但是或速战或稳守,都应该随机应变,不可墨守成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倭贼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是畏于我军强势,放弃要地退守沿海呢,还是打算集中兵力于王京,和我军决战?”
李如松看着大家,顿了顿接着道“我个人认为,虽然敌人遭到沉重打击后可能怯战,但是我军决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可能的软弱上,胜利的根本,终究要靠我们自身的强大和坚韧,我们光复朝鲜的战略意图不能改变,和倭贼作战的决心不能改变,所以,不管敌人是战是守,我们都必须前进,歇兵开城,虽然有利我们补充弹药给养,可也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必须趁敌人新败之际,不断的压迫他们,威胁他们,打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把他们赶下海去!”
李如松最后每说一句,都有力的挥动一次手臂,这手臂像烈烈的战旗,每挥动一次,都让众将心中涌动强烈的求战欲望和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
第十二章 恶斗迎曙驿
正月二十六日,明军从临津江下游涉过浅滩,进驻坡州(王京北)扎下营盘,奉李如松令,查大受、祖承训率兵两千五百人,朝鲜防御史高彦伯率朝兵五百人当日向汉城方向搜索前进。
经历过战乱的朝鲜,处处荒夷,沿途不时可见被日军焚毁的庙宇和村落。间或有几个朝鲜百姓,都木然的站在远处观望着这支南进的军队,不敢近前,虽然雪已经不再下,可北风仍像刀子般呼啸着不停的刮着人的面,生疼生疼。
“高将军,快要到贵国王京了吧?”查大受在马上缩了缩脖子,侧头问道。“噢,前方便是高阳郡地界,离着王京差不多还有五十里路呢,李大帅只让咱们侦察一下,我看是不是该回去了啊。”高彦伯看了看地形说道。
“哈哈,五十里吗,骑马驰骋,也不过一个时辰即至,咱们这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半个倭兵,看来他们的确是胆寒了,说不定已经逃到釜山了呢,咱们只管前行,怕些什么。”查大受傲然道,祖承训也是个好惹事的,当下连声咐和。
高彦伯见他二人凛然无惧,胆子也大了起来,笑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倭寇性情阴狠,掳掠屠杀就跟吃饭一样平常,我国人民可是让这些家伙害苦了。要知道,倭寇犯境初期我们并不想屈服,也曾做了英勇的抵抗,可是他们的铁炮太厉害了,往往不等我军冲到近前就死伤大半,倭军的阵法和单兵格斗技术也比我军好,这次多亏天朝大军来援,总算让倭人知道了天外有天。对了,等收复王京后,我请二位将军喝酒如何?”“好啊,当然可以。”查,祖二人高兴的回应着。
“天气寒冷,咱们现在就喝点什么吧。”高彦伯热烈的建议着,回头摆摆手,跟在后面的护兵赶上来,从马囊里取出一只皮袋。高彦伯接过来旋开塞子“给,都尝尝,这是本国土产黄酒,非常不错。”
查大受咽咽口水,客气两句后接过酒袋,咕咚咚连喝了两大口,然后递给祖承训。朝鲜黄酒入口并不十分的烈,可是后劲儿却足,一股暖意慢慢从腹中升起散布全身,查大受赞道“果然好酒,真暖胃呀,高将军这法子好,回头我也弄点酒来带上,可是若要让李大帅知道了,怕是没我的好果子吃啊。”
“哈哈,那是自然,不过在这里就没关系了。”高彦伯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小心的打开,捡出一只干鱿鱼,先撕了一条须子塞进嘴里,然后把其余的递给查大受“下酒喝吧,慢慢的嚼,香着哩。”“来来,你也喝一口!”祖承训将酒袋递还给高彦伯。三个人兴高采烈的喝着,说笑着。
忽然听得一声马嘶,紧接着蹄声阵阵,一名斥侯赶到三人面前下马禀报“启禀将军,前方五里有倭兵大队人马出现,请将军定夺!”“来的好!”查大受精神一振,把酒袋扔还给高彦伯“看来咱哥几个要立首功了。”高彦伯前后看了看,说道“查将军,往前半里有个去处唤作迎曙驿,筑有了望高台,咱们若去那里下阵迎敌最好。”
“嗯。”查大受点点头,举手高声喝令“全军加速前进,准备迎敌!”在风雪中畏缩前行的众军听说出现敌情,顿时振奋起来,各队一边整顿刀弓军械,将战马腹带束紧,一边井然有序的加快了行军速度。
迎曙驿顷刻便道,这里本是王京与平壤往来信使和客商歇脚的大驿站,日军侵朝后荒废已久,原先砖砌的小屋和马廊多半坍塌,不过水井,了望台仍然俱在。明军迅速占领了迎曙驿,查大受让祖承训率马军一千人列阵迎曙驿两旁,游击王问率五百车兵依势围成中军大阵。高彦伯率朝鲜骑兵五百人、牙将方时辉,指挥使王问率明军鸟铳兵四百人在其中守护缁重粮草。查大受亲率骁骑六百人列阵在右路,等候日军的到来。
※※※当小西行长一路败退到王京时,驻守王京的日军将领们全都震惊异常,连号称智将的小西也败阵了啊,实力强大的明军到来,使的他们意识到横扫朝鲜的势头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付眼前的危局。
或战,或守,或退?一时间众将争论不休,小西行长倍说明军的狡猾勇猛以及大炮威力无比,他这样讲,一方面是因为明军在平壤战役中的确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惨败寻找开脱的理由。
日军总督宇喜多秀家愁眉不展,总监军石田三成也流露出退兵的意思。就在这个时候,老将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和羽柴秀胜的第九军团共三万多人及时赶到王京,使的守军实力大增,小早川隆景力主和明军开战,认为坐拥强兵,不经战斗即行退走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情。不管怎么样,也要打上一仗再说,实在打不过了再跑不迟。
在他的鼓动下,日军将领们统一了意见,决定和南下的明军拼死一战。日军第四军团岛津义弘部主力一万余人配合第六军团毛利秀包部两千人部属在王京后方到釜山一线,保证退路的畅通,防备幸州方面以全罗道观察使栗权将军为首的朝鲜义兵的袭击。王京城内由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军团主力八千人、小西行长残部六千人、石田三成的两千人守卫。在王京近郊的龙山仓由著名的贱岳七本枪之一的加藤嘉明率兵五千驻守。
小早川隆景亲率第六军团主力万余人北上迎击明军,前锋由立花宗茂率二千五百人担纲。第三军团黑田长政部主力九千人掩护侧翼。羽柴秀胜的第九军团一万九千二百人自后接应。
二十六日酉初时分,日军第三军团北上搜索部队加藤光泰部两千余人行进到了迎曙驿附近,与查大受、祖承训、高彦伯率领的三千明朝联军不期而遇,一场恶战不可避免的将要展开!
在明军探马发现日军的同时,日军的忍兵也发现了明军部队,赶忙回去报告。先做大将(即先锋队的指挥官)加藤光泰闻报心中一惊,这可不是朝鲜军,而是明帝国的部队啊,真想不到他们这么快就出现在王京附近,而且看来人数不少,我得立刻通知后面的黑田长政殿才行,在这之前,一定要拖住敌军。
想到这,派使番火速去请援兵,然后环顾左右,高声喊道“大日本国的武士们,现在是我们为天皇陛下和太阁大殿尽忠的时候了!咱们的背后就是王京,在黑田将军的援兵到来之前,说什么也不能让敌人通过去!”
“是啊,绝对不可以让他们打到王京去,和明军拼了!”众武士和士兵们振臂高呼,由于兴奋和紧张,一张张被冻的青紫的脸堂开始泛出红光。“听我的命令,步兵居前,弓箭手长枪手依次排列,骑兵居中,前进!”
“前进!前进!”两千日军狂呼着挺矛张弓,杀气腾腾的列队前行。穿过树林,拐过山去,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方黑压压排满了同样杀气腾腾的军队,这支军队的铠甲装束对于日军来说相当的陌生,和朝鲜军的服饰截然不同。看来这就是大明帝国军啊。
朔风起,战马嘶,刀枪锋利,两军对擂。
“听我的命令,左军突击!”看到日军出现在视野里,查大受举起右手果断的向下挥去,传令兵挥舞着旗帜,祖承训的一千骑兵排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两百人,正静待厮杀,看到令旗摆动,凝重不动的骑兵方阵突然似洪水决堤一般向前涌去,长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沉闷的马蹄声似乎要把大地踏碎,五个方阵的骑兵一波接一波的飞快向前驰去,喊杀声震天漫野!
“放箭!”加藤光泰狂喊一声,日本弓分为步弓和骑弓(藤缠弓)两种,步弓又叫丸木弓,属于单体弓,竖起来有一人多高,但因为弓身长,拉开的角度就受到了限制,射程只在七八十步左右,所以必须等到骑兵冲的很近时才能施射。
而中国的强弓多半为复合弓,即俗称的铁胎弓(“铁胎”在这里是形容词,不是指弓身由铁制成),射程为日本弓的两至三倍,拉弓时须要戴上专用的扳指,否则会因弓弦绷力太大而将手指割破。日本弓箭之所以相对落后,可能是因为当时铁炮的很快传入吧。
这时候日军四百弓箭手早将弓弦拉的如满月一般,听到命令一齐松开捏着箭尾的手指,弓弦声如霹雳般的爆响,嗖!嗖!嗖!箭如飞蝗,扑向明军马队。
第一梯队的明军骑兵纷纷中箭落马,骑兵冲锋最怕从马上摔下来,只要落下马,就算不当场阵亡也会被后续的马队踩踏而死,但是骑兵的威力就在于这种迅疾如风,冲入敌阵之前经受着巨大的危险,只要冲入了敌阵,那么就会变成步兵的噩梦!
虽然有同伴不断的中箭落马,可是更多的明军骑兵仍然义无反顾的继续往前冲去,第一波两百骑兵冲到敌阵前时已经星星落落,但是在第一队的掩护下,第二队骑兵已经紧跟着扑了上来。
闪亮的马刀高举头顶!锋利的长矛高举头顶!沉重的战斧高举头顶!明军骑兵高举着手里的武器,纵马扑向敌阵,只等马蹄落地的一瞬间,这无数举在头顶的凶器就要狠狠的劈刺下来,结果敌人的性命!
在骑兵的压迫下,日军弓箭手像退潮一样退后,与此同时,第二排的五百长矛手呐喊着把矛杆挺起,迎向冲过来的战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普通人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搏命的勇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